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隋忠臣尧君素_杨广的逆袭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隋忠臣尧君素

第(1/3)页

  蒲坂,又称智邑,上古唐虞时代为虞舜建都之地,乃秦晋要道,是古河东地区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军事中心。

  蒲坂地处华北、西北、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并州晋西南端,是晋、秦、豫“黄河金三角”区域中心,其西临黄河与关中冯翊郡的大荔县、合阳县隔河相望,南依中条山与芮城县接壤,东邻并州运城,北接临猗县。

  隋朝开皇年间,曾在这设蒲州,别置河东县。大业二年,将河东县与蒲坂合并,次年改州为郡,属河东郡。

  《左传》曾记载:公元前625年,“秦伯伐晋,济河焚舟”,当即取道于此。此地地处交通要道,历汉、唐至元、明,凡秦晋间兵事,往往济自蒲津,为战守必争之地。

  大业元年,隋炀帝刚刚继位的时候,并州总管、汉王杨谅便在太原举兵谋反,曾派部将蠕蠕天保挑选精干之士,乔装打扮作妇人,诈开蒲坂城门,飞夺蒲津关,打开了通往关中的咽喉要道。但后因杨谅的短视,放弃了这个乘关中府兵尚未集结,直取大兴的好机会,而是仅仅烧毁河桥,加派王聃子率领几万人与蠕蠕天保合力防守。

  随后,隋炀帝任命尚书左仆射、越国公杨素为并州道行军总管、河北安抚大使,率领番上及关中府兵十余万人,挥师平叛。而杨素打的第一仗也是要拿下蒲津关,重新夺回蒲坂城。

  当时,杨素亲自率领五千轻骑连夜前去偷袭,先隐蔽在渭口,夜间乘船悄悄渡河,乘着夜色,隐于河中,船上铺满干草、秸秆以防马蹄露出声响。黎明时分,杨素发动进攻,偷袭叛军成功,蠕蠕天保大败而逃,蒲津关失守,王聃子因害怕而开蒲坂城投降。由此,关中府兵才得以正式进入并州平叛。

  所以,蒲坂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,谁握有蒲坂,谁就有了主动权。

  而此时,随着李唐政权在关中渐渐落稳脚跟,蒲坂也成为了李唐政权心中的眼中钉、肉中刺,曾多次率兵攻打,全都无功而返,围城期间,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zbbwx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