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章 当太监?打死也不干_大唐第一全能纨绔最新章节无弹窗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十五章 当太监?打死也不干

第(2/3)页

因此在唐初,基本全盘继承了隋的国家制度,国库制度也一样。

  而隋时的太府寺统左藏、右藏、黄藏等署,这说明皇室内库仍与国家府库混同于一个机构。当然,黄藏只是为宫廷服务,故官员少,其规模不及左右藏。

  隋炀帝把掌管手工业的少府监从太府寺中分出,从而使太府寺成为专职的国库部门。特别是将黄藏归于长秋监(内侍省),更使太府寺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库部门。

  到了贞观年间,李二陛下复置少府监,又对国库部门实行强化,因此,比较完善和健全的国库管理系统初步厘定。

  虽然国库制度初步厘定,但还没有完全定型。目前就表现为国库出纳管理始终存在着来自皇室的干扰,即国库分配和皇室消费之间的矛盾。

  贞观五年正月,李二陛下便赐三品以上帛,“任其轻重,尽力取物出库”。你能背多少就扛回家,扛得少就只能怨自己身体不好。

  同年,修完仁寿宫,又欲修复洛阳宫,使国库“帑藏其虚”。

  不仅是李二陛下常取国库钱财私用,他还下诏:“自令皇太子,出用库物,所司勿为限制。”

  当然,这种把国库与宫廷内库混为一谈,老子花完儿子花的情况,让李二陛下没少挨喷,以后也不得不收敛一些。

  因为,动用国库的钱供自己享乐,可算得上是昏君啦!

  而秦汉以来,皇室财务和国家财务的分离基本已成为定制。这一点,李二陛下不是不知,而是揣着明白装糊涂。

  没办法,皇家内府没有完全独立的收入,主要是依靠国库的调拔。而具体的费用按品秩统计,春秋二季送中书批审,再由国库部门按量拔付。

  如果严格执行这个章程,那李二陛下觉得钱根本不够花呀!

  所以,李二陛下一方面也知道弊端所在,一方面却控制不住花销。他也不是没想过让内府的活动从宫廷内部延伸出去。但谁来经营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zbbwx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