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3章:各国邦交【二合一】_大魏宫廷最新章节无弹窗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163章:各国邦交【二合一】

第(2/3)页

韩国需要大量的战马,毕竟这几年与魏国的战争,使得他韩国损失了大量的骑兵与战马,而现如今,无论是恢复骑兵,还是效仿魏国在国内铺设轨道马车,都需要用到战马,在国内战马不足的情况下,韩王然当然会想到北方草原上的异族。

  当然,动武是最后的手段,倘若东胡愿意与他韩国和解,并且展开彼此间的贸易,韩王然也乐意以和平的方式去交易优良的战马,毕竟目前的总体趋势是中原强盛而草原虚弱,韩王然倒也不怕他与东胡展开贸易的举措会使那些草原异族壮大。

  至于攻略中原东部的齐国,那原因就更加简单了:为了钱!

  要知道前段时间,齐国豪掷万万金、征募技击之士用以抗击楚国军队的举措,着实地惊呆了世人,让世人真正领略到了齐国的财力——在这个世上,竟然真有凭借财富就能硬生生打赢一场国战的国家。

  当然,攻略齐国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动用军队,如果能用外交的方式促成「韩齐两国互通有无」,这也是一种策略。

  继失去了上党后,又失去了邯郸南部,就连旧日的王都邯郸亦落到了魏国的手中,目前的韩国可谓是真的缺钱——这里所说的缺钱,可不是指缺少真正的铜钱。

  还记得在第三次魏韩北疆战役之后,韩国在打输了这场仗、不得不缴纳大笔钱款给魏国,但是在这种情况下,釐侯韩武依旧竭尽国库的库金,打造了五万代郡重骑,这个决策,就曾令韩国陷入一场类似经济危机的窘迫处境。

  当时他韩国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?

  很简单,即用大量物资从魏国换取铜,随后国内的各贵族、世家私铸铜钱,用这种方式将国内贵族阶层的损失转嫁到平民身上。

  也正是这个原因,当时后来的韩国朝廷依旧有资金养活代郡重骑,而国内的贵族阶层,也依旧有钱挥霍,就是苦了国内的平民,拿着一堆乱七八糟、良莠不齐的铜钱,却买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。

  而韩王然作为一名眼光卓越的明君,当然不会做出像釐侯韩武那样将国家损失、贵族损失转嫁到平民阶层的事,他更希望像魏国那样,借助贸易流通而使国家富强。

  因此,除了魏国外,齐国也列入了韩国的选择。

  而除此之外,他也有意暗中联络齐国,与齐国签署一个专门用来针对魏国的盟约,毕竟魏国已逐渐强大到令其他国家寝食难安的地步。

  没过几日,韩国的中卿「张开地」,便奉韩王然的命令,作为使者出使了齐国。

  大概四月前后,待等韩使张开地来到齐国的王都临淄。

  待看到临淄的繁华与热闹后,张开地惊讶地谓左右道:“我尝听说齐国自齐王僖过世之后就日渐萧条,不曾想,临淄依旧如旧日般热闹。”

  其实他并不清楚,临淄之所以重新变得热闹,那是有原因的:虽然齐国与楚国的战争结束了,但是那十几万甚至更多的技击之士,却还未离开齐国。这些来自中原各国以及齐国本土的技击之士们,因为齐楚战争的关系,从齐国朝廷这边得到了一笔不菲的钱,在钱囊饱满的情况下,刺激了临淄的市场,这才使得临淄重新焕发光彩,恍如旧日那般繁华与热闹。

  否则就平常而言,齐国的临淄,已经渐渐被魏国的博浪沙港市比下去了。

  次日,韩使张开地求见了齐王吕白,在献上国书后,起初了齐韩互通有无的要求。

  倘若换做在十几二十年前,自大的齐人怕是不见得会接受这种双方平等的交易要求,纵使在几年前,仍有许多齐人不肯正视现实,直到上回楚国对齐宣战,齐国险些被楚军一路攻打到北海郡,险些覆亡,这才使得那些曾经自视甚高的齐人逐渐收起了骄傲。

  不得不说,在齐国终于肯正视现如今他齐国地位的情况下,韩使张开地并没有多费什么唇舌,便与齐国确立了贸易关系,并在私底下,与齐国结成了同盟。

  条约只有一条,即在韩国或者齐国遭到魏国进攻的情况下,另外一国当无条件给予支援。

  而对于齐国来说,韩使张开地的到来,只是意料之内的事,因此,齐王白与赵昭、田讳、管重、鲍叔等人,在与代表韩王然的韩使张开地达成协议之后,便再次将精力投注到卫国,或者说,是投注到在上场战争中被卫国侵占的东郡。

  据齐国了解到的消息,在上次战争中侵占了他齐国东郡的卫公子瑜,似乎是在卫国的内战后不幸亡故,而此人的身死,直接导致卫国日渐衰败——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那支卫瑜生前麾下的「东军」,似乎也就此解散了。

  东军的解散,使得包括无盐县在内的东郡,守备力量变得非常薄弱。

  因此,在击退楚军之后,齐王吕白召见众臣,集思广益,想看看是否有机会将东郡重新从卫国手中夺回。

  期间,齐国右相田讳一针见血地指出:纵使他齐国在经历与楚国的战争后损失颇大,但面对一个失去了卫公子瑜、且日益衰败的卫国,还是手到擒来的。但是,夺回东郡这件事,却需要考虑到魏国的态度,毕竟卫国仍然是魏国的臣属国。

  倘若魏国认为齐国向卫国讨回东郡的举动是不给魏国面子,那么,这件事还是暂时搁置为妙。

  然而魏国的态度,魏国肯定是不会同意齐国讨回东郡,至少不会明确表示同意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

  但这种情况下,管重献计道:“不如派人与卫王交涉。……据臣所知,卫王与公子卫瑜不合,卫瑜当年兴兵攻打我国东郡时,卫王便曾表示不赞同。而如今,人人皆知卫王费与公子卫瑜反目,且又认为卫王费为保住王位而加害了公子卫瑜,既然不如,我等何不在道义上义助卫王费,换取卫王费将东郡交还给我大齐呢?”

  这个策略,让殿内诸人都之一愣。

  良久,上卿高傒这才忧心忡忡地说道:“有魏国在,卫王需要我大齐的声援么?”

  听闻此言,右相田讳正色说道:“高傒大人有所不知,据我所知,魏卫两国最近并不和睦。”

  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zbbwx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