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突厥和议!_人皇纪笔趣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八章 突厥和议!

第(3/3)页

元忠在军事兵法上极其擅长,战场上奔勇杀敌,死生无畏,立下赫赫战功,但是谈到朝堂政治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
朝堂并非沙场,武力在这里毫无用处,而且从武道到文道,特别是涉及到参政议事,可以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横亘在中间。

而另一侧,李太乙看到魏元忠犹豫的模样,立即就明白了。

魏元忠沙场征敌,对自己麾下的士兵很是爱护,每每有士兵战死,必然会亲自捧着士兵的遗物登门安慰其亲属,在民间,这是被广为称赞的。

而突厥人正是利用了魏元忠爱民如子的特点,才故意挑在这个时候来大唐谈议和之事。

想到此处,李太乙看向不远处阿史那萃的目光越加冰冷。

此时,阿史那萃根本没有注意到李太乙,他望着魏元忠的反应,嘴角微微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,心中阵阵得意。

事情太顺利了!

只要他再推波助澜,虚与委蛇一会儿,就能签订和平协议了。

待他们哄骗大唐交出要地,再设计诛杀那个阻挡他们进攻步伐的魏元忠后,要不了多久,大唐就会彻底变成突厥的囊中之物!

不止是大唐,等他们突厥依法炮制,再去哄骗乌斯藏、高句丽等国签订条约,最后,突厥将会成为这个世界上的唯一国家!

而就在阿史那萃得意,心中阵阵冷笑的时候,突然之间,一个清脆洪亮的年轻声音在麟德殿内响了起来。

“父皇,儿臣有话要说!”

听到这个声音,偌大的麟德殿突然一片寂然,所有人顿时纷纷看向李太乙,皱着眉头,神色莫名。

“国家大事,非同不可,三皇子这时候凑什么热闹?”

众臣都微微皱皱起了眉头。

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虽然之前大殿上,三皇子洗清了自己的嫌疑,不过,要想众臣改变对他的想法,可并不容易。

扫了一眼,李太乙自然明白他们在想什么,不过李太乙并不在乎,他的身躯笔挺,目不斜视,神色前所未有的认真,朝着唐皇恭声道:

“父皇,儿臣认变此事没那么简单,突厥的势力、兵力、人力,统统比我国强大数倍,连场大战也占据优势,突厥人向来好战,崇尚强者,以他们的以往的行事风格,明明能够强占,为什么会主动求和?”

“这不是太奇怪了一点吗?”

此话一出,麟德殿内几乎所有人都不由皱起了眉头,思忖起来。

就连突厥第一王子阿史那萃也是心中陡的一跳,立即扭头看向了李太乙。

“与突厥的战争,大唐一直处于劣势,大唐以步兵为主,突厥以骑兵为主,而阴山一带一马平川,如果不是阴山的那处军事要地,恐怕早就被突厥杀得跌落谷底。”

“不止如此,如果突厥有心一路南攻,攻下要地,牵制住大唐,大唐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就会像无底洞一样剧烈消耗,没多久就能把大唐国力消耗一空。”

“再加上赋税徭役,民怨载天……”

“诸位如果是突厥大汗,你们会如何选择?”

李太乙一字一句,掷地有声。那一霎,他浑身似乎散发着一股让人不可忽视的威严气势。

而听到李太乙的话,就像一瓢冷水泼下,顿时让大殿内群情激动的众臣冷静,清醒了不少。

毕竟是浸yin官场数十年的人,即便对三皇子再不喜欢,也不得不承认,他说的确实有道理。

“陛下,三皇子说得在理。突厥近年强势发展,尤其在阿史那默啜上位后,突厥人的兵力更是直捣中原,一举进攻,将中土边陲扰得民不聊生,他们怎么可能会主动议和?”

一名身穿紫袍官服的大臣从紫檀小酒桌后起身,躬身道,正是中书令周晟。

“是啊,陛下,突厥主动示好,必然没安好心!”

“思来想去,要说他们下战书倒可信,议和的话,绝对须谨慎行事!”

……

一瞬间,麟德殿内顿时有不少大臣起身,纷纷谏言。

听着大臣们的话,唐皇的神色也有了些微变化。

看到这一幕,李太乙勾起嘴角,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。

“三殿下,突厥议和,两国停战,这是为百姓造福的大好事,怎么到了你的口中却变了味儿呢?”

而就在这个时候,李太乙对面不远处,一名身着紫袍的三品官员醉醺醺地举着酒杯,开口了。

这名紫袍官员寄于二皇子李成义麾下,在立场上本来就看三殿下不顺眼,更何况因为贪墨重案一事,御史段曹顺藤摸瓜调查到了他的府中,于是更加看李太乙不顺眼了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zbbwx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