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一十三章 财帛动人心_司礼监校对版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九百一十三章 财帛动人心

第(2/3)页

是被当猪养呢。

  宗室祸国,肯定是栽赃陷害无疑,翻遍明史,魏公公都找不到一条宗室祸国的记载。

  倒是勋贵们真的太多,无论南都还是北都,那开门迎降的可都是大明皇帝自己封的勋臣之后啊。

  这还是得益于太祖皇帝下狠手清除掉大半开国功臣的原因,这要是再多些,搁现在,权二代、官二代就真的是满布天下了。

  所以,诛杀功臣看着是血腥,但背后的深层次原因,也值得人深思。

  老子流血打江山,儿子就当坐江山,这是人之常情。只要人类仍是血亲繁衍,这一条就没人能越过去。

  搁魏公公自个,那还打算给子孙后代多攒些家当,好让他们没本事的话也不至于连五个铜板的姐儿都找不起。

  二叔发达了,不是头件事就把自己的大侄子接进了京城,先封伯再封国公么。

  公公能理解前人努力,后人享福,“封妻荫子”本就是中国几千年所宣扬的奋斗精神,这没什么好说。

  只是这大明朝的勋贵们是一代不如一代,祖先的本事没多少继承下来,敛财的本事却是一个比一个强。

  勋贵们可比宗室狠多了,宗室倒霉就倒霉在他们姓朱,所以太祖皇帝考虑到后人不争气,怕他们坏了国家,给立了多少条条框框,基本杜绝了宗室插手朝政、经济、民政等各种权力的机会。

  这些权力和好处,宗室得不到,勋贵们却能得到——他们可不姓朱!

  捞钱弄权也就罢了,你们祖上怎么也是大明朝的功臣,这国家有你们一份,国破家亡时,不求你们人人铤身而出殉国,可也别争先恐后开门迎闯、迎清兵啊。

  北京那块殉国的勋贵有一些,南都这边却是清一色献城剃发磕头了。

  也正是有了这些在南京城积攒了两百多年财富的大明勋贵们,伪清在顺治年间方能得到源源不断的钱粮。

  还是那句老话,投降者,别指望还能保富贵。

  公公现在做的不过是很平常的一件事,他不是敲诈勒索,自古战败者就当给胜利者献出他们的财富。

  公公他为何非要把溧阳铁场拿下,表面上看是他缺矿缺原材料,深层次的原因却是他老人家打下江南那天起,就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zbbwx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