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2章:赵氏代国_我在春秋做贵族无错字完整版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552章:赵氏代国

第(2/3)页

犯怎么可能不救援,一场勤王事件势必发生,秦地也将变成主角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么想的中行寅倒不是盼着智瑶出事,纯粹就是作为一名地方官员,并且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,渴望形成的事态发展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历朝历代有那种想法的人简直不要太多,典型的只顾自己。

        赵氏代国这一边。

        季节到了春季中旬,天上不是在下雨,其实像是天漏了一般在浇水!

        赵毋恤站在帐帘边沿感受着风出来的一股股凉意,心其实也基本凉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久前,义渠那边明确拒绝了赵氏代国的结盟提议,并且还杀了赵氏代国的正使,拒绝结盟的消息是和正使的脑袋一起被送回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义渠拒绝与赵氏代国结盟的理由很直接,骂赵毋恤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小人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么骂好像也没有什么错?

        曾经的好多势力跟赵毋恤结盟,要么是那些势力变成马前卒,不然就是后面被吞并或侵略。

        有那么多的例子,谁还敢相信赵毋恤呢?

        可是赵毋恤觉得自己很委屈,与谁结盟期间虽然搞了不少小动作,展开拼杀是在解除盟约之后,以事态的进程来说并不能算是赵氏代国攻击盟友。

        异族的行事风格比诸夏那边更加简单粗暴,根本不管什么流程或进程,只看事情发生的结果,导致的是赵毋恤或许在原版历史上能将阴险狡诈玩得很溜,轮到这个历史版本一下子在义渠这边破功了。

        「原国并无大军向北之意,雨季集结大军是否……」赵获坐在帐篷内的火炉边上。

        目前的赵氏代国只有很少量的开战农耕,主要是以放牧为主。这种生活习性注定需要分散栖息,长久聚在一块很容易把某块区域的草皮啃秃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赵毋恤得知智瑶进入秦地巡视,在第一时间向各个牧场派去使者,要求当地的部落立刻集结士兵前来汇集。

        十万名士兵?起码有近二十万非战斗人员跟着,某个区域突然人口猛增,以他们的生活习性少不得带来更多的马、牛、羊,直接让阴山脚下变得无比拥挤。

        以区域算的话,赵氏代国现在不止占据着九曲之地,还将被称为漠南的区域控制在手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的放牧范围其实就是匈奴最精华的地带,而匈奴用这一片精华地带足足养育了近三十万的骑兵!

        赵获的那一句话让赵毋恤深深皱起眉头,心里不悦的同时,开口自嘲道:「奉上我之头颅,赵氏便可重归鼎盛。」

        因为赵伯鲁的回归,再加上智瑶的善待,赵氏确实又变成了中原的大家族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原国的往后是芬嬴,再加上智开身上有一半赵氏的血脉,注定远离中原的赵氏会在情感上更加复杂一些。

        赵氏代国这边并不是全部的人都铁了心要跟原国过不去,回归中原的呼声其实很大,只是想回归中原的那一批人出发点不一致,无法汇流成为统一意见再发出会威力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赵毋恤还能依靠带着赵氏外出创造新辉煌的名望趁着,一旦赵氏代国与原国再次交锋并惨败,回归的风潮势必会狂卷,原国那边插一脚将直接让赵氏再次分裂。

        赵获当然能听出赵毋恤在自嘲,一点没有客气,笑呵呵地说道:「伯鲁乃是原国九卿,未来三公可期。」

        智开身上有一半赵氏的血脉,轮到他执掌原国,还真的很可能让赵伯鲁成为三

        公之一。这不取决于赵伯鲁的能力,纯粹就是血脉的关联摆在那里,能够增加智开和蔼可亲的属性。

        赵获又说道:「你若一死,即便赵氏不合一,愿意让出河套,原国恐怕亦无赶尽杀绝之意。」

        话很难听,却是让赵毋恤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长久以来看似智瑶与赵毋恤没有互动,其实双方在大体战略上的互动很大,包括赵氏从代国离开,原军没有尾随进剿,以及明知道赵氏代国栖息在九曲之地,原军只是进行在附近例行巡逻,从未发兵超过五万进犯。

        赵毋恤伸手出去接雨,嘲弄一般地说道:「智瑶一再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zbbwx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