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3章:一触即发_我在春秋做贵族无错字完整版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463章:一触即发

第(2/3)页

部队一再遇袭,好几支援军连“新郑”城墙的影子都没看到就被消灭,搞得联军士气严重受挫。

  “楚、郑果然大肆调来援军。各地细作上报,以规模算,郑国动员当在十万;今岁北上楚军,或在八万?”司马穰苴被从齐地调了过来,充当这一战的参谋长。

  原国没有“参谋长”这个官职,司马穰苴的官职是中尉,履行的却是参谋长的职责。

  关于郑国和楚国会有多少兵力参战的相关猜测,战前原国君臣已经进行过预测。

  司马穰苴又说道:“暂未窥见越军踪迹。”

  原国有细作在越国,只是勾践长期不在都城“会稽”的关系,增加了原国获知越国详细动态的难度。

  目下,勾践还率军在越国的北部,驻扎在一个叫“中城”的地方。

  同时,服役长达三年之久的八万多越军一直没有被解散,一部分驻扎在“琅邪”,另一部分则就是驻扎在“中城”了。

  司马穰苴说的没有窥探到越军踪迹,指的是没有越军在向“新郑”移动。

  “‘新郑’城内敌军多寡?”狐解问道。

  司马穰苴答道:“约有八万之众。”

  狐解点头,又说道:“城外尚有七万楚军、三万郑军?”

  去年,楚军一共有接近三四十万的北上规模,原军消灭的数量约在十三万左右,逃回或是失踪的楚军有个二十来万。

  新一轮北上的楚军,里面肯定有不少是去年逃回去的楚人?

  而今年楚国只有八万楚军再次北上,里面的原因很是值得深思。

  韩庚好像是发现了什么似得,神色轻松地说道:“如此说来,当前敌军约在三十万,大多乃是一败再败之兵?”

  坐在主位的智瑶能够将众人的脸色看在眼里,发现除了韩庚之外,不少人好像是变得有些飘了啊?

  似乎也不能怪他们?去年七万原军对战接近四十万的敌军,以战事结果定论的话,无疑是取得了一场大胜。

  七万打四十万能获胜?今年原国可是一下子出动了四个满编军团的十五万大军,很多人看来就是胜券在握。

  司马穰苴看了一言不发的智瑶一眼,觉得有必要提醒众人,说道:“现下‘新郑’乃是困兽,郑国亦然,楚国必救其君臣;另,宋国或出兵十万参战,前来‘新郑’,往曹地,犹未可知。”

  所以,今年敌军的规模也是在四十万以上!

  从用兵规模来看,确确实实是进入到战国时代了。

  以往,一再动辄十万左右的动员仅是晋国和楚国,其余国家哪怕是吴国或郑国、宋国,用兵规模没有超过十万。

  现在呢?全国人口约在一百二十万左右的郑国,他们动员了十万人实际参战;人口规模约在一百三十万左右的宋国,没有本土遭遇入侵的危急之下,他们动员了八万的士兵。

  话又说回来,不算智氏曾经动员五十万人的模式,也就是光动员了那么多人,大多数被动员的人却没有离开故土,去年楚国动员三十多万士兵北上,又给楚国抢到一个“成就”了。

  智瑶总算开口说话,邀请道:“诸位且随寡人游览‘新郑’。”

  他们不止一次来过“新郑”附近,今次看待“新郑”的目光以及想法应该有新的觉悟,一切只因为这一次他们要对“新郑”展开攻城行动。

  经过一再扩张的“新郑”,它的占地面积一直在增加当中。

  早先的“新郑”是先建立城郭向外扩张,当时已经发生某任郑君射了周天子一箭的事件,郑国当然不用在意周礼的限制。

  一次次建立城郭,每一次“新郑”都在向外扩展,几十年的扩张之下让“新郑”变成诸夏大地占地最广的一座城池。

  “楚军皆在南门,郑军屯驻西门、北门,东门并无城外驻军?”韩庚觉得‘新郑’城内的东面一定屯驻了大量的守军。

  现下的“新郑”各处城墙之上,一面面旌旗随风招展,还能看到守军的身影遍布各个城墙段。

  狐解指向了某处,问道:“此是作甚?”

  那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zbbwx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