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1章:这是在为难寡人啊!_我在春秋做贵族无错字完整版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471章:这是在为难寡人啊!

第(2/3)页

智氏的每年两次集训才展开六七年,并且是一种缓慢铺开的方式,可能有些地方已经集训七年,另一些地方才开始一年。

  那些才展开一年集训的地方,便是原先属于魏氏的封地。

  属于智氏直属的郡县都那样,韩氏、狐氏、钟氏等家族的封地干脆不存在集训。

  在这种情况之下,不具备军事技能的人上战场,看看楚国屡屡动员二三十万人到战场的发挥就能够得出一个结论,军队不是看人到底多不多的。

  智瑶还是决定尝试劝降。

  原国给郑国开出的条件是以当前现状,也就是说两国停战,郑国接受原军已经占领的土地归于原国。

  同时,郑国需要向原国进行经济赔偿,再成为接受原国调遣的属国。

  必然还会有其它更精细的条款,比如原国可以派遣大臣到郑国的中枢或地方兼任某个职位,成为原国属国的郑国每年怎么进贡,等等方面。

  司马穰苴听完说道:“若是郑国愿意,与亡国无异矣。”

  那一套并不是智瑶首创,楚国就是用那种方式灭亡了一个又一个国家。

  因为有前例可以借鉴,郑国君臣得知原国开出的条件,肯定会发现是楚国玩惯了的招术。

  有鉴于郑国当前的局势,他们心里会非常纠结,不接受原国的条件极可能马上就会亡国,接受了某天会以更屈辱的方式亡了国家,可是接受了起码还有挣扎的余地。

  看就看郑国君臣到底会怎么选了。

  与此同时,出使“新郑”的原国使节还有另外一项任务,将楚君中被俘的消息传播出去。这个用意是让逃进“新郑”城内的楚军知晓楚君中的现状。

  为什么呢?只要“新郑”城内的楚军得知楚君中的现状,他们就不会拼死帮郑国守城,连带郑国君臣也要防着“新郑”城内的楚军了。

  后面,出使“新郑”的使节回来,汇报道:“君上,郑君拒降。”

  司马穰苴代为问道:“可将郑地大半为我占领告知郑国庙堂?”

  有狐是智氏的老家臣了,能猜出智瑶现在的心情,苦笑说道:“正因如此,郑君不降。”

  郑国的北部和西部全面沦陷,一大半的疆土丢失,进行投降就要承认主权易主,别说原国还有那么多条件。

  他们能够知道的是楚军的主力被消灭,以自己的认知太清楚未来几年不会有楚军再次北上。

  楚国暂时沦落到只能打辅助的地位,担负正面对抗原国的国家变成郑国和宋国。

  郑国和宋国近数十年来经常发生交战,能够结盟除了原国强大之外,楚国从中出了不少力。

  一旦楚国不太行之后,郑国与宋国友谊的桥梁近乎于被抽了,郑国君臣可不会对宋国继续对抗原国有多么高的期待。

  至于越国?吴国没有灭亡之前,越国并不是一个多么起眼的国家。

  越国刚刚吃掉吴国的大部分地盘,短时内不可能完全消化,乃至于原国愿意支持还有可能让吴国上演一出王者归来。

  因此,之前越国没有支援“新郑”战场,楚国、宋国和郑国尽管有意见,某方面却也能理解。

  林林总总的思考下来,郑国君臣知道面临着什么危险,他们不愿意得到被楚国灭亡那些诸侯国的耻辱方式,哪怕最终会亡国也想以一种展现不屈且轰轰烈烈的落幕。

  “老牌投降国不投降了……”智瑶多少有些动怒。

  有“新郑”一天伫立着,原国长期就有数万军队动弹不得,原军哪怕能够占领郑国南部,维持补给线以及额外耗费都是一个不小的麻烦。

  更现实的是,原国一天没有完全兼并掉郑国,郑人一天就不会放弃抵抗,将给原军对郑国北部和西部的统治造成更多难题,向楚国进行扩张或袭扰的风险系数成倍剧增。

  “等等,再等等!”智瑶尽管愤怒到想立刻攻打‘新郑’,却是没有完全丧失理智。

  大火之后的“新郑”城外,大地变成了黑漆漆的一片,风吹来会带起灰烬飘得到处都是。

  原军对战后的废墟清理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zbbwx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