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9章:这种场面不多了_我在春秋做贵族无错字完整版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349章:这种场面不多了

第(2/3)页

半吧。

  好的是能够更轻易掌握晋君凿的一举一动,想动手非常便利。至于挟国君以令晋国?真的去干,智氏的损失会更多。

  说到底,晋国早不是集权制,智氏先恢复国君的权威,才能利用国君干点什么;智氏真的想用国君做点什么,不用时时刻刻控制住,其实也能办成。

  所以,给自己增加游戏难度那种事情,为什么要做呢?

  坏处则是一旦晋君凿有个什么不好,智氏肯定要付相关责任。

  另外一点好处,程宵担任阍卫可以记录或控制宫城往来人员。

  在晋君权柄完整且能使用的岁月,担任阍卫的人不是公族便是有近亲血缘关系的人;后来……,应该是从韩起担任“元戎”那一代,原有的规则被打破了。

  打破的规则不止是阍卫由谁担任,还有对外获取收获对国君的分润。

  旧有规则之下,对外获取收获需要分润给国君从两成到四成不固定,看需要付出分润的家族怎么争取。

  以前国君是用近臣,后来变成用宠臣,到晋厉公那一代的胥童有机会搞事情,其实就是因为胥童利用了晋厉公给予的一些权柄,不然全面衰弱的胥氏怎么跟郤氏掰腕子。

  取得收获分润给国君的规则是在士鞅担任“元戎”时期出现改变,他总能找到借口私吞,有瑕疵也会用范氏强横的实力磨平,无法用语言解决,物理方式就用上了。

  有那么一件事情,赵鞅口口声声要增强晋定公的权威,有什么比该给的就给更有说服力呢。

  光有身份,要钱没钱,要人没人,身份带来的权威怎么施展?

  赵氏屡屡征讨卫国,有了收获都是送往“晋阳”那边,晋定公一根毛都没有拿到。

  或许是赵鞅认为赵氏更加强大才能更好的为晋定公服务?谁知道呢。

  智瑶从不觉得智氏有丝毫的资源可以被挥霍或浪费,一些维持互相体面的物资则是不能省。

  为什么赵鞅在晋国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名声?不止是杀了送上门的赵午,其实就是平时太多事情一块积累起来的。

  智氏一样在南征北战,乃至于都已经灭了四个国家,国外的名声不论,国内的名声再怎么都不是完全负面。

  只要有人参与到智氏对外征战,无论功劳大小一定会得到自己的那一份,应该给国君的分润再少也是有。这个就是智氏名声不差的主要原因,跟智氏的某个谁是好人,智氏有没有谁干了什么嚣张跋扈的事情关系不大。

  一个家族够大,不可能没有出现歪瓜裂枣,即便不是没事找事,源于家族真的非常强大,少不得处理事情时会表现得更强势一些。仅是强势这一方面,好些与之接触的人就能视之为在进行挑衅了。

  “宫城无事罢?”智瑶问道。

  智申用着比较奇怪的表情说道:“无事。”

  这让智瑶见了感到奇怪,又无法判断智申是因为智开调皮揪住胡子造成,还是晋君凿搞了什么幺蛾子。

  智瑶也开始在蓄须了。

  老智家没有绕腮胡的基因,就是下巴一小撮的胡须。

  另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zbbwx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