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6章:令人害怕的智瑶_我在春秋做贵族无错字完整版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216章:令人害怕的智瑶

第(2/3)页

要的事情,才有这么一出?

  老实说,智瑶还真有事,非常刻意带着范蠡走到一旁,周边没有其余人。

  “范子身负重任,瑶不敢多加耽误。”智瑶先讲了这么一句。

  范蠡的确是蛮急的,一分一秒都不想浪费,怕的就是一切图谋因为勾践脑子发昏,不止一切付之流水,还搞得发生更严重的后果。

  智瑶看到范蠡急了,收起了脸上的笑容,肃然说道:“大业非一朝一夕之功,它日若有功成之日,范子如无处可往,可来智也。”

  啊?

  什么意思!

  到底什么意思啊?

  这一下,范蠡听得满脑子冒问号。

  范蠡自己都不确认一切图谋有没有可能成功,乃至于觉得成功的可能性极低,争取的就是那个一线的可能而已。

  不过,一件事情倒是得到了证实,也就是智瑶很清楚范蠡想做什么,又是在做什么,甚至还清楚范蠡到底是个什么成份。

  范蠡暂时不明白的是智瑶为什么要表现出来,大部分精力因为其它事情,好难集中精力去思考智瑶究竟要做什么。

  轮到双方作别,越国的队伍进入卫国的地界,范蠡得知晋军在“陶丘”驻扎,又有另外一支晋军在“蒲”,同时宋国已经开始举国动员,过去快二十天才对智瑶相送又讲那些话有点恍然大悟。

  那是吴国介入了晋国与宋国的纷争,同时吴国展现出了另一面的疯狂,结合范蠡扮演的角色和勾践的为人,智瑶进行了某种层次的预言。

  吴国是崛起了没有错误,并且因为先后吞并徐国和钟吾国,又从楚国那里抢了钟离国全境和夷虎的部分疆域,实力是壮大了许多。

  可是呢?吴国崛起速度非常迅猛,问题是过去的时间太短,他们到目前还是使用高压政策在对待遭到吞并的列国遗民,看上去不像是消化了胜利果实该有的模样。

  真的,吴国崛起的速度太快,还是那种到了亡国边沿又突然阔起来的状况,要说底蕴那真的是太过缺乏。

  潜力?看看吴国所处的位置,再研究一下当地的历史,结合农业、技术业等一些产业来进行判断,会发现当下的吴地几乎没什么潜力可言。

  没开玩笑,仅以城邑的数量就能得出相关结论。

  在春秋时期,城邑的多寡就是软实力的一种体现,代表着开发了多少可用有产出的地盘。

  吴国本身的城邑数量一直很少,黎庶大多居住在“邦”里面,并且这些“邦”有相当数量是在山林之中。

  山林啊?靠山吃山的现象挺真实,受限于地形的困扰很难开展什么农耕。

  其实,没有崛起之前的吴国也就那样,崛起之后的吴国则是手握着长江下游的平原。

  比较可惜,或者说令人看不懂的是吴国君臣没有想要去开发那片平原,固然因为那片平原到处树林的关系,可是真的有心开发,不至于没有丝毫行动的啊。

  范蠡要出卫国地界时期,讶异地发现卫人沸腾了起来,一打听才得知晋国将原属于曹国的部分城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zbbwx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