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0章:突发事件_我在春秋做贵族无错字完整版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120章:突发事件

第(2/3)页

多数,仅仅是留下一批好苗子,更多担任基层军官的是他自小培养的人。

  拥有自我意识对某件事情产生看法是挺正常的事情,愿意提出意见也代表着他们“意识自由”的一种体现。

  对于这种现象智瑶没有产生不满,甚至想道:“士兵不需要自己的思想,军官要是没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几乎没有任何前途可言。”

  事实就是那样,士兵以服从为准则就是最为完美,军官要是没脑子一辈子也就那样了。

  智瑶能够容忍不同意见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,他们是通过正确渠道将意见传达上来,不是自行闹事或带人一起闹事。

  在接下来的训练中,新式的军服开始产生优越性,免去了身穿老式军服在受训前需要先行绑好长袖的困扰,更为紧身也能免去受训时衣服松了需要调整的尴尬。

  知道军服没有改革之前,参战人员打一会要等下来重整衣冠这件事情吗?当前已经不是打“君子之战”的年代,更不是跑出五十步就算脱离战斗的岁月。

  其他人有或没有想到战袍对士兵形成拖累这一回事,上一世生活在科学发达时代的智瑶是不可能忽略这点小细节的呀!

  另外一点也是不可被忽视,也就是舍去了长袖再将衣裤设计得更紧身一点很节省布料!

  如果智氏没有败亡,又或者说智瑶设计起来的衣服能够留存到后世,现代人一看必定产生诸多的疑问,纳闷春秋晚期的服饰怎么突然起了那么大的变化。

  事实上,智瑶自从开始进行做事就在做改变历史的事情,包括各种“发明”以及对局势的改变。

  如果某天智瑶完成第一个小目标,成功地进行了代晋,相当多的事情出现变化将是必然。

  改变军服从这一批受训者开始是智瑶进行的第一步,才不会一下子在智氏全面推广。

  说白了,很清楚会出现争议的事项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最好,又不是什么过于急切的事情,何必一下子用无比猛烈的方式去进行呢?

  智瑶需要证明的是改革有益处!

  先在小范围完成证明,再进行推广,事态不紧急为前提,无疑将是非常明智的做事方法。

  “棉花的原产地在阿三和阿拉伯那边?现在找棉花明显不现实,不但路途遥远到可怕,不作为大一统王朝,没有相关的威慑力,派出去的人不知道会被沿途哪个国家或部落干掉……”智瑶双眼没有聚焦地看着缓慢飘落的雪花。

  以为张骞是怎么走那么远的?没有背后的汉帝国,不用匈奴人动手,各种杂胡就该截杀,西域各国也不可能张骞想拿什么就给什么。

  人类是在繁衍的过程中从大自然发现对发展有益的物种,包括各种食物以及用得上的材料。

  智瑶再怎么都是来自后世,目前的人们不知道某类物品有什么用处,他因为见识多的关系总是能够比别人更早利用起来。

  这种优势会一直被智瑶利用下去,哪怕他最终没有完成政治的各种目标,仅仅是做了各种“发明”对整个文明也是极有好处的事情。

  一直以来比较可惜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zbbwx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