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7章:帝陵吉壤_考古联盟主角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157章:帝陵吉壤

第(2/3)页

只有长陵、定陵、昭陵、神路。而我们今天的目的便是——长陵。”

  杜天华虽然主业是地质学家,但很显然对于历史方面也是十分的了解。

  我们没有从正门进入,红音一号直接毫无阻碍的飞进了天寿山麓里面,而我们,此时也已经转移到了机舱的驾驶室,透过大大的玻璃,我们可以很轻易的览阅到下方的景色。

  “你们看,明十三陵的前六公里处神道两侧的那两座小山,东边为“龙山”,西边为“虎山”,符合东青龙,西白虎的四灵方位格局,用风水理论来衡量,天寿山山势延绵,“龙脉”旺盛,陵墓西南而立,背后主峰耸峙,左右“护砂”环抱,向南远处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,前景开阔。陵墓的“明堂”平坦宽广,山上草木丰茂,地脉富有“生气”,无疑是一处天造地设的帝陵吉壤!”

  “古代帝王陵墓通常有采用天宫、天象、星宿图的情况,意在“天人合一”、“魂归北斗”,只可惜了……”说到这里,杜天华叹了一口气,摇头说道:“好好的一块风水宝地,深处却是极凶极恶。”

  “喇嘛钦……”普扎双掌合十,闭了闭双眼。

  关于明十三的这些资料我早就已经看过了,但是再听一遍心中还是颇有感触。

  其实从历史角度来讲,明十三陵并没有遭受到后来朝廷的官方破坏或盗掘,明清的更替也没有在京都造成长时期的无ZF状态,民间盗墓鲜少。

  直到某一天,天生异象,发生了史上最大规模“考古”事件。

  大量陵墓惨遭破坏和盗掘,金刚墙被打开,空气进入地宫,丝织品之类放不住的东西瞬间氧化,只剩下了一些金属瓷器之类的。

  后来由于十三陵启示,全国更是形成了挖帝陵风潮,虽然挖完定陵之后,周总理马上叫停全国的帝陵挖掘工作,开始对帝陵持保护态度,做抢救性发掘。但尽管如此,造成的破坏也已是不可估量,且……依旧再持续中的。

  且不说我们这一次便是进入十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zbbwx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