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9章议货币_澳洲风云1876无错字精校版下载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679章议货币

第(2/3)页

矿场,每年也可以出产12~13万盎司的黄金,再加上锦鲤矿务局每年近10万盎司的黄金产量,加上莫桑比克地区的20万盎司黄金产量,黄金总产量在830万至840万盎司左右,几乎占到世界黄金总产出的两成以上。

  如此雄厚的金矿资源,难道不足以支撑纸质货币发行?

  我大洋王国连战连胜,开疆拓土,国民士气高涨,自信心爆棚,正宜趁此时机推行货币发行重大政策,而不是裹足不前,瞻前顾后,担心这个害怕那个,这样能成得了什么大事?

  根据财政部测算;

  金属货币和纸质货币同时发行之后,王国居民偏爱金属货币会更多一些,推演比例大致是7:3左右,也就是纸质货币的使用量只占三成左右。

  小额交易毫无疑问使用金属货币,大额贸易结算使用汇票,银行支票等手段,真正使用大额纸币应属少数,加上财政部多年在防伪领域投入重金研发,可以保证纸质货币的安全和顺利推广。

  所以,臣恳请陛下圣裁,按计划推行纸质货币发行政策。”

  说完,长长的一揖到地。

  最后,众庭臣目光汇集到高居王座上的李福寿身上,李福寿放下手中把玩的玉貔貅,略一考虑后问道;“首相阁下,内阁方面是什么意见?”

  “回禀陛下,内阁对此各执一词,委顿难决,臣恭请圣裁。”

  “你呢,倾向那一方?”

  “臣……同意财政部大臣的意见,认为此议事关王国金融大局,宜尽早付诸行动。”开远伯爵辛长君恭敬回答。

  在开国君主面前,他这个首相也仅仅是首席公务员的身份,远远没有英国首相那样的大权独揽,权利不是差了一点半点。

  在大洋王国的仿德式君主立宪制度中,内阁仅仅是王权的执行机构,议会则是王权下属的立法机构,独立性差的老远。

  这就是德式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,在德意志帝国威廉一世时期,强势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独揽朝政,左右帝国政局及对外政策,帝国皇帝的意见与首相相左,也得乖乖的改弦易辙,这仅仅属于特例。

  1888年,威廉一世皇帝驾崩,腓特烈三世继位仅仅99天时间便因喉癌去世,他的儿子弗里德里希·威廉·维克多·阿尔伯特·冯·霍亨索伦继位为德意志皇帝,史称“威廉二世”。

  由于腓特烈三世是被庸医误诊而死,威廉对此极为愤怒说道;“是英国医生杀死了我的父亲。”

  性格独断的威廉二世继位以后,很快就一脚踢开了铁血宰相俾斯麦,从而全面掌控了德意志帝国内阁。

  继任首相卡普里维伯爵没有前任首相的强势和巨大威望,实际就是个应声虫,地位与辛长君伯爵类似,某种程度上还稍有不如,这才是德意志帝国首相的常态。

  “嗯,外交部呢……英国人是什么反应?”李福寿追问了一句。

  被国王陛下点到,外交大臣唐昭仪子爵站出班列,恭敬回答道;“英国公使维克多爵士表达了强烈不满,伦敦认为我方仓促推行货币发行政策,是急功近利和不理智的行为,将会对双方关系造成严重伤害,关于铸币税事宜应妥善协商,任何试探大英帝国容忍底线的行动都是极其危险的,可能会造成严重影响。”

  “嗯,很好,那么推行纸质货币的方案就按原计划实行吧。”李福寿很干脆的决定了下来,然后对凯斯特纳爵士嘱咐道;“财政部方面一定要联合王室秘书处,在纸质货币发行初期紧密跟踪市场情况,及时作出反应,在实践中积累经验,逐步完善整个货币发行体系。”

  “谨遵陛下令谕,微臣片刻不敢懈怠。”凯斯特纳子爵脸上不由得浮现一层喜色。

  这些英国佬太棒了,真是神助攻啊!

  见怪不怪,在座的一众庭臣面色各异,唐昭议子爵神情讪讪的重新坐了下来,心里颇有些埋怨英国佬不识时务。

  你英国佬确实很屌,问题是陛下不吃这一套啊!

  谁都知道咱们的国王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zbbwx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