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4章华夏移民格局_澳洲风云1876正版免费阅读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464章华夏移民格局

第(2/3)页

什么存在感,只能跟随在人口大州和富裕州后面,做个捧哏的小弟。

  在澳洲本土之外

  以伯爵领地名义统治的香格里拉,婆罗洲,苏拉威西和索马里地区,人均年收入水平远低于澳洲本土。

  这其中

  反倒是索马里殖民地人均年收入水平高些,主要是西安镇(不含该地区土著黑人部落)靠着走私和港口中转贸易迅速发展起来,人均年收入达到4英镑17先令11便士水平,属于较为富裕地区。

  西安镇1885年底统计7.92万人,摩加迪沙0.56万人,

  在索马里地区总面积达66万平方公里(含吉不提)的广袤土地上,迄今为止,输入的华夏移民也就是8万多人,进度显得较为缓慢。。

  一来是因为该地区过于遥远,万里迢迢组织移民横渡印度洋抵达亚丁湾费用高昂。二来红堡投入资源较少,发展优先度不高。第三个原因则是受限于时代局限性,并不具备从大陆直接移民非洲的条件,需要进行过渡。

  需要提一下的是黑人土著部落人口,当初雷小鹏率领非洲远征特遣队抵达索马里地区时,粗略估计有近30万黑人游牧部族人口,经过这两年祸祸,直线下降到不足20万。

  这是因为当地土著黑人部落在西安镇的高薪诱惑下,采取残酷手段攻打附近部落,抓捕黑人奴工,在邻近吉不提地区引起极大的恐慌,中小黑人部落纷纷逃离该地区。

  部分黑人部落向西越过埃塞俄比亚王国边界,逃入高原地区。

  在这个年代

  非洲土著王国没有清晰的边界概念,只有大致习惯性的地理划分,埃塞俄比亚王国边疆部落若是愿意接受这些逃难的黑人部族还好些,若是不愿意,难免爆发残酷的部族战争。

  受到巨大的恐惧驱使,部分黑人部落向西南方向逃入内陆干旱沙漠戈壁地区。

  内陆地区干旱荒芜,到处都是沙漠戈壁和寸草不生的荒山,气候环境极端恶劣,进入荒漠深处再想囫囵个儿回来,那可就真的难了。

  香格里拉与婆罗洲二地资源条件类似,气候类似,人均年收入水平相差也不大,九成以上都是农业人口,人均年收入都在2~3英镑左右,这是农业经济的特点,即便在土地肥沃的南太平洋地区,人均年收入的上限普遍较低,提升起来很困难。。

  想要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,只要努力就能达到。

  若想要依靠农田和种植园致富,那只有拿到大量功勋前的退伍官兵能够做到,但那毕竟是少数,不具备普遍性。

  相比较正在如火如荼开发中的香格里拉,婆罗洲的情况更为复杂一些,依然残存少数土著反抗势力,开发行动也较为迟滞,当前主要以社会安定为主,剿抚并重。

  据估计

  婆罗洲当地依然尚存有3~4万土著反抗者,大多是当地年轻男女组成,零星散布在密林深处,但是随着华人有组织拓殖村庄推进,极大的压缩了其活动空间。

  土著反抗者大多使用长矛大刀和土制弓箭,少部分持有老式土枪,面对华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zbbwx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