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章 我真是个天才_上古华夏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四十一章 我真是个天才

第(1/3)页

  第四十一章我真是个天才

  黎昊有意地躲着凤祥,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摸到控制窑炉火候的门路,就差那临门一脚,在这关键时候任何人都不能打扰。

  他每日天不亮就走出部落,直到天黑方才回去,为了能够找到把握窑炉火候的方法,为此他还在部落外用泥巴按照窑炉的构造,建成了一个简易的窑炉。

  如果给此时的窑炉分类的话,黎昊看到的是标准的横穴窑,分为两层,不过是左右两层。左边是火塘,右边是窑室,中间用土墙阻隔,土墙上面有几条火道用来使陶坯受热。

  火塘的左边是一处大坑,用来增添柴火加热,由于要保证窑炉的温度,火塘是不能通风的,浓烟通过火道由窑室排出来。

  也就是说,在窑炉外面是不能看到里面火势的,当时又没有测量温度的器具,看不到火势,要想保持恒温,就只能凭经验和感觉了。

  可怎样才能掌握火候呢?

  手工自制窑器不需要考虑这么多问题,只要把晾干的陶坯放在火堆里燃烧即可,根本没有那么多讲究,唯一的好处便是可以随时看到窑器的颜色变化。

  但因为火力不均、温度不高等原因,窑器烧成后往往颜色不均匀,质地松脆,经常还会有红黑相间的斑块,色彩很不纯正,根本无法与窑场烧出来的窑器相比。

  等等!

  黎昊浑身打了个激灵,脑袋中灵光连闪,接着抓起地上的泥土,兴冲冲地往回跑。

  泥巴在被火烤的过程中,会产生颜色,而温度的高低会使泥巴的颜色发生变化,那么是不是可以制成一个长长的泥棍,晾干后插进火塘里呢?

  然后再根据泥棍的颜色变化,判断窑炉里的温度,进而掌握火候,这样窑炉烧出完好陶器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。

  我他妈真是个天才!

  黎昊挥舞着双手,将泥土高高抛到空中,蹦蹦跳跳地往凤祥家里赶,他要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她。不过虽然说理论上没有问题,还得要接收实践的检验才行。

  经过上次的闹剧后,凤祥的父亲肯定不会再让他“瞎折腾”了,何况凤游氏部落现在急需大量的陶器,窑场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使用的,由此看来,眼下是没有实践的机会了。

  黎昊探头探脑地走进去,却发现凤祥家里空无一人,迈步走出,带着疑惑行走在部落里,从别人口中得知凤祥去了窑场,而且窑场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zbbwx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